简单操作说明
Sartorius专业型PH/电导/离子计
(PP-15、PP-20、PP-25、PP-50)
一、功能键(见英文手册P12)
A :MODE 选择测量方式,PP-50可选择通道A(PH)、B(PH)、F(PH)、C(电导率),连接不同的电极。
B:STANDARDIZE 校正键,可输入缓冲液值,电导标准液值等。
C:CAL DATA 查看校正数值。
D:CHANNEL选择屏幕显示的通道。如PP-50可同显示PH值、导率等。ON是打开,OFF是关闭。
E:SETUP 设置菜单键。可设置时间、日期、温度单位、对比度等。
F:DATA LOG 数值统计记录。可设置数值记录和查看储存的数据。
G:CLEAR 清除键。退出当前的菜单,返回上一级菜单。中段当前的操作或清除输入的数字。
H:ENTER/PRINT 输入/打印键。输入数字,确认选择的菜单。在显示测量中,作为打印键,通过打印机或计算机打印,或在数值记录中储存测量值。
I:Soft keys 触摸键。这四个键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功能,大部分菜单中“?”表示帮助,第二个键为显示键,第三、四键为上下箭头键,可以上下选择菜单。有时向左的箭头键是在输入数字时退格键。
J:Numeric keys 数字键。可根据菜单中数字直接按数字选择菜单。数字键也可输入缓冲液、标准液的数值和各种仪器的设定。
二、玻璃膜电极PH测量
准备:
1.用变压器连接仪表到电源上。
2.连接电极到仪表的BNC插头,例如,channel A “Ch.A.”连接温度传感器到“ATC”。(当使用参比电极时,连接到“Ref.A”)开启电极上端的填液孔。
3.按CHANNEL键,设置channel A为ON。
4.按MODE键,选择channel A为PH模式。
校准:
1.准备2种缓冲液,例如25oC PH值为6.86和4.01的标准缓冲液
2.将复合电极(或测量和参比电极)浸入第一种缓冲液(PH=6.86)
3.根据使用的缓冲液选择缓冲液组,按STANDARDIZE一下,显示通道A:pH ,按ENTER/PRINT输入/打印键,显示校正菜单,按6选择菜单第六项,然后按4选择“1.86,4.01,6.86,9.18,12.46”。
4.选择自动缓冲液输入, 按数字1,搅动电极,同时按ENTER输入键即可。显示屏上显示最后校准点的缓冲液值。
5.进行第二点校正清洗电极后浸入第二种缓冲液,按STANDARDIZE一下,显示通道A:pH ,按ENTER/PRINT输入/打印键,显示校正菜单,按数字1,搅动电极,同时按ENTER输入键即可。显示屏上显示最后校准点的缓冲液值。显示屏上显示最后二点校准的缓冲液值。显示记录标准,电极斜率介于两点校准%的理论斜率之间。(如果斜率小于90%或大于105%,显示错误信息,参见操作说明)按图形符号的触摸键也能看到校准结果的图形。
测量:
按触摸键第二键开启测量模式。用蒸馏水清洗电极,然后把电极浸入待测溶液;等到数值达到稳定(显示S)后,读取测量值。
三、电导率测量
准备:
1.用变压器连接仪表到电源上。
2.连接电极到仪表 “Ch.C ”插 口。
3.按CHANNEL 通道键,显示Configure Display 设置显示,按4选择 ON,按5即可。
校准:
1.按STANDARDIZE 校准键一下,然后按4,显示校正菜单,按1 进入电导率检查步骤:准备标准液倒入容器内,把电极浸入溶液,上下搅动3次,轻拍电极直至赶走电导电极内的气泡,溶液应浸至电极孔。
2.测低电导用低电导率标准值,高电导时用高电导率标准值按ENTER输入键,输入标准溶液的电导值,此时应根据当时溶液的温度(可从仪表上直接看到),输入标准值。如当时温度是不是15度,可从标准液瓶子上查到最接近的温度时的标准值,直接用数字键输入数值,按ENTER输入键,显示校准过程,然后进行自动校准,直至屏幕显示,校准结束。
3.可重复进行以上步骤。
测量:
1.电极用蒸溜水清洗后,再用被测溶液进行清洗。
2.把电极浸入溶液,上下搅动3次,轻拍电极直至赶走电导电极内的气泡,溶液应浸至电极孔。
3.当显示屏C后显示S,即可读取电导率值。记录当时的温度值。
四、时间设定
1.按SETUP 设置键,进入主菜单,按1 设置时间、日期,再按1设置时间,输入当时的小时:分:秒,按ENTER输入。按2输入日期,按数字键输入当时的日-月-年,按ENTER输入键确认即可。
2.反复按CLEAR键直至显示。或按“?”下面按键(触摸键第二键)即可。
PH电极的维护(加液型PH电极)
还原PH电极:
·将电极中的填充液倒空
·重新注入适当的填充液(通常为3M KCl)
·将电极放入0.1N HCl溶液1小时,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
·(针对PY-P1电极)在加液孔打开的情况下,将保湿套套到电极上。此时会有一个气泡从铂金接液点流到电极顶端,保湿套必须套上几次才能释放气泡。若没有出现气泡,则将电极再次放到HCl溶液中1小时,重复套上保湿套直至气泡出现。气泡释放后,将电极放到3M KCl中至少1小时才能使用
·将电极浸泡在3M或饱和KCl溶液中至少2小时
·再次检查mV读数,在PH 7和PH 4缓冲液之间应有159-186 mV的变化
调节电极填充液液面:
·确保填充液有3/4高度
·无论是新电极还是放在存储液中的电极,使用前都必须调节。最佳的调节液就是填充液本身
用KCl溶液代替缓冲液的原因:
·防止AgCl沉淀物在铂金接液点处形成
·通过内参比溶液的扩散,不会在铂金接液点上形成参比电压误差
·玻璃膜可预先调节到适当的PH值
日常使用:
·打开加液孔
·用包含样品测量值的两种缓冲液进行校正
·测试样品
·不测量样品时将电极放入存储液
·塞住加液孔
长期存储(超过1星期):
将填充液加入电极,并塞住加液孔,套上保湿套
短期存储:
将电极存储在填充液中
电导率校准步骤
设置电导率单位:
·按“setup”键直至找到菜单3
·按“3”键选择“电导率单位”
·按“1”键使“电导率”一栏变亮,然后按“enter”键进入
·按“2”键选择“电导率单元”
·按相应键选择适当的单元
·按“clear”键回到主菜单
校准:
·按“电导率”键
·将电极浸入标准液,使电极趋于稳定
·按“standardize”键
·输入标准值
·按“enter”键
测量方法:
·将电极完全浸入标准液或被测样品中,拿出电极将其中的液体排尽,再次浸入电极;
·充分搅拌标准液和样品;
·用电极轻敲容器底部,赶出气泡;
·两次测量间先用去离子水、蒸馏水或少量下一个样品冲洗电极(冲过电极的样品请倒掉);
·如果需要,可用滤纸(或纸巾)吸干电极。
提示:
·搅拌要连续而缓慢
·可用实验室清洁剂清洗电极
·选择接近样品值的标准液
·每天都要进行校准,这样才能确保测量的精确度
·应经常使用新鲜的标准液
·将电导池常数校准到最适当的电导率范围内
电极常数 电导率范围
0.1 0.5-200 µS/cm
1.0 0.01-2 mS/cm
10.0 1-200 mS/cm
离子选择性电极校准步骤
将1000 ppm(mg/L)的储存液配置成标准液:
标准液范围应包含样品测试范围。例如,样品在1-100 ppm范围内,则推荐标准液为200,100,10,1和0.1 ppm。
所需玻璃仪器为移液管(Class A)和容量瓶。
配置200 ppm的标准液:取1000 ppm的溶液20 mL稀释到100 mL;
配置100 ppm的标准液:取1000 ppm的溶液10 mL稀释到100 mL;
配置10 ppm的标准液:取100 ppm的溶液10 mL稀释到100 mL;
配置1 ppm的标准液:取100 ppm的溶液1 mL稀释到100 mL;
配置0.1 ppm的标准液:取10 ppm的溶液1 mL稀释到100 mL。
校准步骤:
校准应从低浓度标准液到高浓度标准液。
量取50 mL的标准液,倒入100 mL塑料烧杯;
将磁力搅拌棒放到搅拌器上,开始以适当速度搅拌;
加入1.0 mL离子强度调节剂(根据不同的离子选择性电极选择不同的加入量);
将电极(和参比电极)放入标准液;
将仪表设置到mV模式,开始检测电极信号;
电极信号稳定后,转换到离子模式,准备校准。按“standardize”键,根据提示进行操作;
将电极从标准液中拿出,用去离子水洗干净,用滤纸吸干,放到下一个标准液中,重复以上的校准操作。
提示:
·确定电极有内置参比电极(若不能确定参比电极连接在适当位置,则需连接另一个BNC接口)
·离子强度调节剂(ISA)必须加到标准液和样品中
·必须至少进行2点的校准
·确定单位设置正确
用途:
以下详述了对出厂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最终质量检查,以及对从客户处返回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试方法。
范围:
通常测试电极的固有性能。
该方法必须用于所有返回的电极。
发现问题必须记录在案,如电极在保修期内应退回生产厂家,进行调换或退款。
说明:
去离子水:实验室中制造的超纯水
ISE标准液:生产厂商对每个离子选择性电极推荐使用的标准液
离子强度调节剂(ISA):加入ISE标准液,可避免背景干扰,并调节样品的PH值
填充液:电极内部的填充液
敏感膜:电极的组成部分,与样品接触,进行测量
容器及工具:
ISE填充液,ISA和标准液:
离子选择性电极 | 填充液 | ISA | 标准液 |
铵离子(NH4+) | 0.1 M NH4Cl | 10 M NaOH | 0.1 M NH4Cl |
钙离子(Ca2+) | 0.1 M KCl | 1 M KCl | 0.1 M CaCl2 |
氯离子(Cl-) | 10% KNO3 | 5 M NaNO3 | 0.1 M NaCl |
氟离子(F-) | 10% KNO3 | TSAB w/CDTA | 0.1 M NaF |
硝酸根离子(NO3-) | 0.04 M (NH4)2SO4 | 2 M (NH4)2SO4 | 0.1 M NaNO3 |
钾离子(K+) | 0.1 M NaCl | 1 M NaCl | 0.1 M KCl |
银/硫离子(Ag+,S2-) | 10% KNO3 | 5 M NaNO3 | 0.05 M AgNO3 |
钠离子(Na+) | 10% KNO3 | 1 M NH4OH | 0.1 M NaCl |
(1-250 mL烧杯,1-100 mL量筒,2-1 mL移液管,1-10 mL移液管)
注:以上所需容器、工具及装置等,都必须妥善保管并校准刻度。每个装置都必须用各自匹配的校准标准。若无则不能使用,并通知管理员。
培训:
要完全学会这些操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,直至管理员确定操作者已具有该技能。
责任:
管理员必须确保操作者有能力完成以下这些操作。
操作者必须遵循以下两点:
1. 必须经过专门训练;
2. 确保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。
操作步骤:
1. 概要
1.1 若电极不符合必要标准,则应将其拿回实验室并附上详细说明,而实验室人员会给出一份“不符合”报告
1.2 所有电极必须看上去是新的,否则应拿回实验室,并附上要求清洁的说明。参照DOC 006
1.3 该程序中所需的许多电极都极其易碎,并容易损坏,因此必须小心使用
1.4 强烈建议操作和处理打开溶液时应戴上防护镜和手套
2. 用PP25系列仪表测试ISE电极
该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以下所列电极的功能是否正常。可检测电极斜率、响应时间和信号稳定性。
种类 | 可拆卸式敏感膜 | 斜率(mV) |
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| 无 | - 57 +/- 2 |
铵离子选择性电极 | 有 | 56 +/- 3 |
钠离子选择性电极 | 无 | 56 +/- 2 |
氯离子选择性电极 | 无 | - 56 +/- 2 |
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 | 无 | - 57 +/- 2 |
钾离子选择性电极 | 无 | 56 +/- 2 |
氯离子选择性电极 | 无 | - 56 +/- 2 |
银/硫离子选择性电极 | 无 | 57 +/- 2 |
2.1 取下存储帽(如果有)
2.2 检查不可拆卸式敏感膜的电极内是否有内部填充液,若无则加入适当的填充液。对于可拆卸式敏感膜的电极,先取下敏感膜,将2 mL填充液加入敏感膜后再装回去
2.3 将电极连接到仪表上
2.4 按模式键选择“2”,到mV模式
2.5 按测量软键回到测量屏幕
2.6 制作空白液
2.6.1 用量筒量取100 mL去离子水;
2.6.2 倒入250 mL烧杯中;
2.6.3 用移液管量取1 mL离子强度调节剂(ISA)加入烧杯,空白液配置完成。
2.7 将溶液放到搅拌台上,用适当速度进行搅拌
2.8 将电极放入溶液,小心不要碰到搅拌棒
2.9 待读数稳定后,记下“空白值”
注:若一分钟内还不能得到稳定读数,则跳到第3步
2.10 轻触电缆、连接器和电极,确定mV读数变化不超过0.2 mV
注:若读数不稳定,则跳到第3步
2.11 用量筒加入1 mL标准液到烧杯中
2.12 待读数稳定后,记下“1 mL”时的值
2.13 用量筒加入10 mL稳定溶液到烧杯中
2.14 待读数稳定后,记下“10 mL”时的值
2.15 检查1 mL到10 mL时mV的变化,并与以上表格中的斜率对照
注:若斜率超出范围,则跳到第3步
2.16 将电极从仪表上取下
2.17 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
2.18 将存储帽套到电极上,跳到第4步
3. 调节离子选择性电极
3.1 取下存储帽(如果有)
3.2 将电极放到以上表格的浓缩标准液中至少12小时
3.3 回到第2步
4. 包装离子选择性电极
4.1 确保电极上的加液孔是封闭的
4.2 检查盒子外面的号码是否正确
4.3 将电极放入盒中
4.4 确保所有附件都放到盒内(附录A)
4.5 将电极放回储存室
PP20 / PP50电导率读数的温度校正
输入电导率校准值时必须将温度也考虑进去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
1. 用25o(通过校准值计算出的温度)减去当前标准液的温度;
2. 将该值乘以1.9%(默认的温度系数);
3. 将该值乘以校准值;
4. 用标准值减去该值。所得结果即为可输入仪表的校准值。
例如,标准液为1035 uS,当前温度为23.4o,则:
1. 25.0 – 23.4 = 1.6
2. 1.6 * 0.019 = 0.0304
3. 0.0304 * 1035 = 31.46
4. 1035 – 31 = 1004 uS
将1004 uS输入仪表,仪表开始校正温度,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正确的校准值1035 uS。
PH电极选择指南
| PH |
|
|
|
|
| PH |
|
|
|
|
|
|
|
|
|
|
| 电导率 | 电导率 |
|
| 氧化 还原 |
|
|
|
|
|
|
|
|
|
|
| 电位 |
| PY-P10 |
|
|
|
|
|
|
|
|
|
|
| PY-P12 | PY-P11 |
|
|
| PY-P30* |
|
|
|
|
|
| PY-P20 | PY-P21 | PY-P22 | PY-P23 | PY-P24 | PY-P31* | PY-PC1 | PY-C02 | PY-C03 | PY-C01 | PY-R01 |
琼脂凝胶 |
|
|
| ● |
|
|
|
|
|
|
|
流动水 |
| ● |
|
| ● |
|
|
|
|
| ○ |
氨溶液 |
| ○ |
|
| ● |
|
|
|
|
|
|
静止水 | ● 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○ | ○ | ○ |
|
|
啤酒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● | ● |
|
|
|
饮料 | ○ 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○ | ○ |
| ○ | ○ |
漂白剂 |
| ● |
|
| ○ |
|
|
|
|
| ● |
锅炉给水 |
| ● |
|
| ● | ○ | ○ | ○ |
| ● |
|
盐水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○ | ○ | ● |
|
|
干酪 |
|
|
| ○ |
| ○ |
|
|
|
|
|
咖啡 萃取物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● | ● |
|
|
|
冷凝液 |
| ● |
|
| ● | ○ |
|
|
| ● |
|
化妆品 |
| ● |
|
| ● | ○ |
|
|
|
|
|
奶油 |
| ● |
|
| ● | ● |
|
|
|
|
|
固体 培养基 |
|
| ● | ● |
|
|
|
|
|
|
|
氰解毒剂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● | ● |
|
| ● |
脱盐/ 离子交换 |
| ● |
|
| ● |
|
|
|
| ● |
|
消毒剂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● | ● |
|
| ● |
乳化漆 |
| ○ |
|
| ● | ● | ○ | ○ |
|
|
|
蒸馏水 |
| ● |
|
| ● | ● |
|
|
| ● |
|
饮用水 |
| ● |
|
|
| ○ | ● | ● |
|
| ○ |
水基染料 |
| ● |
|
| ● | ○ | ○ | ○ |
|
|
|
电镀槽 |
| ● |
|
| ○ |
|
|
|
|
| ● |
环境分析 |
| ● |
|
| ○ | ○ | ● | ● |
| ● |
|
最终 pH值 |
| ○ |
|
| ● |
|
|
|
|
|
|
脂肪 |
| ○ |
| ○ | ● | ○ |
|
|
|
|
|
现场测量 | ● | ○ |
|
|
| ○ | ○ | ○ |
|
|
|
定影槽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
|
|
|
| ○ |
水果 |
|
|
| ○ |
|
|
|
|
|
|
|
果汁 |
| ● |
|
|
| ● | ○ | ○ |
|
| ○ |
地下水 |
| ● |
|
| ● | ● | ○ | ○ |
|
|
|
高有机质 含量 |
| ○ |
|
|
|
|
|
|
|
|
|
家用 清洁剂 |
| ● |
|
| ○ | ○ |
|
|
| ● | ○ |
Ivs | ○ | ● |
|
| ○ | ○ | ● | ● |
|
|
|
氮蒸馏物 |
| ● |
|
| ○ | ○ |
|
|
|
|
|
皮革 |
|
|
| ● |
|
|
|
|
|
|
|
液态肥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● | ● |
|
|
|
液体 蛋白质 |
| ● |
|
| ● |
| ○ | ○ |
|
|
|
少量样品 |
|
| ● |
|
| ○ |
|
|
|
|
|
果酱 |
| ● |
|
| ○ | ○ |
|
|
|
|
|
低离子 浓度样品 |
| ● |
|
| ● |
|
|
|
| ● |
|
牛奶 |
| ● |
|
| ○ | ○ |
|
|
|
|
|
矿泉水 | ○ | ● |
|
| ○ | ○ | ● | ● |
|
|
|
油/水 乳胶 |
|
|
|
| ● |
|
|
|
|
|
|
ORP测量 |
|
|
|
|
|
|
|
|
|
| ● |
水基油漆 |
| ● |
|
| ● | ○ | ○ | ○ |
|
|
|
纸张 |
|
|
| ● | ● |
|
|
|
|
|
|
纸张 提取物 |
| ● |
|
| ○ | ○ | ● | ● |
|
|
|
不完全 水介质 |
| ● |
|
| ○ |
|
|
|
|
| ○ |
感光性 树脂 | ○ | ● |
|
|
| ○ |
|
|
|
| ○ |
植物 |
|
|
| ○ |
|
|
|
|
|
|
|
精密测量 |
| ● |
|
| ● |
| ○ | ○ |
| ○ |
|
蛋白质 溶液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● | ● |
| ○ |
|
雨水 |
| ● |
|
| ● | ○ | ○ | ○ |
| ● |
|
试剂水 |
| ● |
|
| ● | ○ |
|
|
| ● |
|
唾液 |
|
| ● |
|
| ○ |
|
|
|
|
|
盐溶液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○ | ○ | ● |
|
|
香肠(冷 盘、熟食) |
|
|
| ○ |
|
|
|
|
|
|
|
海水 |
| ● |
|
| ● | ○ | ○ | ○ | ● |
|
|
血清 |
| ● | ● |
| ○ | ○ | ● | ● |
|
|
|
洗发水 |
| ● |
|
| ○ |
| ● | ● |
|
|
|
皮肤 |
|
|
| ● |
|
|
|
|
|
|
|
肥皂液 |
| ● |
|
| ○ |
| ● | ● |
|
|
|
软饮料 |
| ● |
|
| ○ | ○ | ● | ● |
|
|
|
土壤 悬浮液 | ○ | ● |
|
|
| ○ |
|
|
|
|
|
硫化物 溶液 |
| ○ |
|
| ● |
|
|
|
|
|
|
表面测量 |
|
|
| ● |
|
|
|
|
|
|
|
地表水 | ○ 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● | ● |
|
|
|
水基 悬浮液 |
| ○ |
|
|
|
| ○ | ● |
|
|
|
游泳池水 |
|
|
|
| ● | ● |
| ○ |
|
|
|
滴定 |
| ● |
|
| ○ |
| ○ | ○ |
|
| ○ |
三级 缓冲液 |
| ● |
|
| ○ | ○ |
|
|
|
|
|
蔬菜汁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○ | ○ |
|
| ○ |
蔬菜 |
|
|
| ○ |
|
|
|
|
|
| ○ |
废水 浓缩液 | ○ | ● |
|
| ● | ○ | ● | ● | ● |
| ○ |
电镀槽 废水 | ● | ○ |
|
| ○ | ● |
|
|
|
| ● |
一般废水 | ● | ● |
|
| ○ | ● | ○ | ○ |
|
| ○ |
低离子 浓度废水 | ● | ● |
|
| ● |
| ○ | ○ |
| ● | ○ |
工业用水 | ○ | ● |
|
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|
| ○ |
冷却水 | ○ | ● |
|
| ○ | ○ |
|
|
|
|
|
水 | ○ | ● |
|
| ○ | ○ | ● | ● |
|
|
|
水基乳剂 | ○ | ● |
|
| ● | ● | ● | ● |
| ○ |
|
葡萄酒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
|
|
|
|
|
酸奶 |
| ● |
|
| ○ | ● |
|
|
|
|
|
牙膏 |
| ○ |
| ○ |
|
|
|
|
|
|
|
● 非常适合,○ 适合
* PY-P30和PY-P31为无玻璃电极,用于食品生产的测量
钠离子选择性复合电极
使用说明
技术规格:
类型 | 玻璃膜 |
范围 | 1×10-6~1M(0.02ppm~23,000ppm) |
温度范围 | 0~80oC |
膜 | 钠离子选择性玻璃膜 |
斜率 | -57±2mV/十进制 |
离子强度调节剂 | 1M NH4OH |
电极填充液 | 10% KNO3 |
样品理想PH值 | 9~12 PH |
参比电极 | 内置复合选择性电极 |
干扰物质(比例) | 105 Ag+,0.2 Li+,0.01 K+和0.0003NH4+ |
电阻 | 700百万欧姆 |
电极直径 | 12mm |
电极长度 | 120mm |
电缆线长度 | 1米 |
接口类型 | BNC |
响应时间 | 30秒内95%(达到1ppm) |
电极准备:
·移去加液孔盖板(在电极帽下方)。
·用填充液填充电极,液面恰好达到加液孔以下。
·取下钠离子电极的防护帽。
·将电极在钠离子电极存储液或NaCl溶液里浸过夜。准备电极存储液,加29.2g试剂级NaCl到100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,然后加2mL钠离子强度调节剂(1M NH4OH)。
·将电极的BNC接口连接到合适的仪表输入孔。
测量技术:
·至少每天校准一次,以达到最精确的读数。
·在两次样品的测量之间,用含有钠离子强度调节剂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清洗电极。
·吸干电极(禁止擦拭玻璃膜)。
·校准从最低浓度开始。
·加离子强度调节剂到所有的标准液和样品里。
·持续搅拌所有的标准液和样品。
·在校准过程中,等电极读数稳定后,再进行仪表对标准液的存储。
·等电极充分平衡后,再按仪表上的“Standardize”键,有助于提供更精确的测量。
·始终使用新鲜的标准液。
存储:
·长期存储:用电极存储液湿润保护帽里的海绵。
·短期存储:将电极存储在钠离子标准液或电极存储液里。
错误诊断:
响应慢 | 浸在存储液里清洗 |
| 清洗电极膜 |
斜率变化 | 温度不恒定 |
| 搅拌不充分 |
| 溶液的离子浓度太低 |
| 准备的新标准液,并检查测量步骤 |
| 检查PH值 |
| 标准液不正确 |
| 存在干扰 |
噪音 | 检查内部的参比溶液 |
| 让电极在存储液里浸过夜 |
漂移 | 在各标准液里,等电极读数达到稳定后再进行仪表存储 |
| 使样品达到与标准液一样的温度 |
| 清洗电极 |
清洗步骤:
如果认定电极响应速度慢,请按以下指示清洗电极。
常规:
·将电极末端浸泡在已经搅拌了几分钟的强性清洁剂里。
·将电极浸泡在电极存储液里(浸入深度达到通常测量浸入的液面深度),时间至少2小时。
有机物:
·用酒精或丙酮清洗电极。
·将电极浸泡在电极存储液里(浸入深度达到通常测量浸入的液面深度),时间至少2小时。